投标书是如何暴露企业之间是否串标的?

投标书是如何暴露企业之间是否串标的?

近日,江苏省建设工程招标网通报了4家企业串标的处罚结果:


1、江苏X辉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和江苏省X通建设工程有限公司的电子投标文件显示的造价锁锁号一致。


处罚:2家企业分别被罚款1.983万元,直接负责人分别被罚款991元。

投标书是如何暴露企业之间是否串标的?

投标书是如何暴露企业之间是否串标的?

2、上海X源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和上海X纬建筑规划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文件制作机器码一致。


处罚:2家企业被记入不良行为档案,并予以公示3个月。


投标书是如何暴露企业之间是否串标的?

投标书是如何暴露企业之间是否串标的?

在招投标行业,串标这事,其实不足为奇

但是,随着电子招投标平台在国内的大幅度推广

通过企业提交的标书,串标行为可以轻易的被发现。


2018年福建泉州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发布了一份中标候选人公示,公示除了宣布该工程的中标候选人,还分别通报了5家单位(3家和2家的)投标单位的 MAC 地址(MAC 地址、CPU 序列号、硬盘序列号)均一致,被视为投标文件雷同,5家单位的投标保证金不予退还。


2019年安庆某项目,竟然有146家企业“串通投标”,最后每家被没收16万投标保证金,合计金额高达2336万!

为什么会被发现?原来,分析发现,这些不同企业之间存在同一子目的消耗量及组价异常相同,组价及补充定额编号异常相同,组价及调整系数异常相同,消耗量及补充定额编号异常相同,组价异常相同等情形。最终,被认定为“串通投标”。


2020年6月份,江苏2家建企串标被曝光,原因为投标单位文件制作机器码一致,分别给予罚款33129元的行政处罚。

投标书是如何暴露企业之间是否串标的?

投标书是如何暴露企业之间是否串标的?

广州市住建委官网曾公开通报一起串标案件,因2家公司参加项目投标的电子投标文件,均在同一台电脑上加密、打包,由同一单位编制,因此认定为相互串通投标,两家建筑公司及2名投标负责人,被罚230余万元。


有人说,在电子招投标时代,串标已经无所遁形!

当然,这话是有点夸张,但是“电子招标系统缺数比你想象的更聪明

串标时体现在投标书中的一些低级错误,在它面前简直无所遁形!

因为平台可以:

① 自动筛查不同投标文件是否由同一台电脑制作;

② 自动计算汇总各项评分,辅助评审专家判断是否围标串标;

③ 各环节全程留痕,所有资料自动归档,全程追溯,能做到动态监控、实时预警、智能辅助、全程记录。


对于平台来说,有哪些串标行为容易被识破?

招标文件雷同,比如格式相同,字体一样,表格颜色相同。

招标文件中,出错误的地方一致。

电子投标中,不同投标人的投标报名的IP地址一致,或者IP地址在某一特定区域。

不同的投标人的投标文件,由同一台电脑编制或同一台附属设备打印。

投标文件的装订形式、厚薄、封面等相类似甚至相同。

一家投标人的投标文件中,装订了另一家投标人名称的文件材料,比如:出现了另一家法定代表人或者授权代理人签名,加盖了另一家投标人公章等。

投标人代表不知道公司老总的电话号码。

不同投标人在开标前乘坐同一辆车前往,有说有笑,开标现场却假装不认识。

不同投标人的投标报价总价异常一致,或者差异化极大,或者呈规律性变化。

不同投标人的投标总报价相近,但是各分项报价不合理,又无合理的解释。

故意废标,中标人无正当理由放弃中标,或不按规定与招标人签定合同

故意按照招标文件规定的无效标条款,制作无效投标文件。

投标人一年内有三次及以上参加报名并购买招标文件后,不递交投标文件、不参加开标会议。

递交投标文件截止时间前,多家投标人几乎同时发出撤回投标文件的声明。

不同投标人的投标保证金由同一账户资金缴纳。

多个投标人使用同一个人或者同一企业出具的投标保函。

售后服务条款雷同。

故意漏掉法人代表签字。

投标文件中法人代表签字出自同一人之手。


全流程电子招标为招标人和投标人带来便捷的同时,必然也会滋生违法行为。但随着电子技术的越来越发达,以后围标串标将会更加困难!

作为招投标一站式服务机构,锐志无限专业承揽各类标书编制与审核、电子招投标、工程造价咨询、工程预结算、招标代理、资质合作等业务。
公司在招投标行业拥有丰富的资源和人脉,团队实力雄厚,经验丰富,业务熟练,服务用心,已帮助众多企业成功中标。
公司全天24小时为各大企业提供投标免费咨询,欢迎您的来电。

锐志无限综合网络,侵删。

作为招投标一站式服务机构,锐志无限专业承揽各类标书编制与审核、工程造价咨询、工程预结算、招标代理、资质合作等业务。

公司在招投标行业拥有丰富的资源和人脉,团队实力雄厚,经验丰富,业务熟练,服务用心,已帮助众多企业成功中标。

公司全天24小时为各大企业提供投标免费咨询,欢迎您的拨打免费电话或者加客服微信咨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