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吉林省住建厅等7部门联合印发《全面推行招标投标“双盲”评审实施方案》。
2025年3月1日起,在全省依法必须进行招标的工程建设领域推行施工类项目评标专家盲抽和隐藏投标人信息的暗标评审,即“双盲”评审。
全面推行评标专家“盲抽”、“盲评”
(一)全力推进招标投标全程网办。
纵深推进全流程电子化,推动招标、投标、开标、评标、定标等事项“一网通办”,实现全过程记录和可追溯管理。
(二)明确招标投标文件内容。
落实招标人主体责任,按照招标文件要求编制投标文件。
在招标文件中要明确关于“双盲”评审要求的告知事项,编制投标文件须分开商务部分和技术部分,明确技术部分具体内容、详细格式要求、无效投标认定情形等内容,提升招标投标文件质量,为推行“双盲”评审创造前提条件。
(三)全面推行评标专家“盲抽”。
招标人及其委托的招标代理机构根据招标投标项目特点,科学合理确定评标专业、人员数量、抽取时间、回避要求等内容。
评标专家一律通过全省统建的综合评标评审专家库随机抽取。
随机抽取评标专家后,综合评标评审专家管理系统自动向随机抽取的评标专家发送语音通知,评标专家回复确认参加的,系统将自动发送短信,短信内容仅包括参加评审的地点及时间,不得含有参评项目信息。
(四)积极推进远程异地评标。
推动本省行政区域内远程异地评标常态化,探索逐步扩大适用范围。
按照国家远程异地评标技术标准,改造公共资源交易一体化平台,积极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鼓励各地根据实际,推进跨省远程异地评标。
(五)推广评标专家“盲评”。
投标文件的技术部分采用“暗标”形式,公共资源交易一体化平台评标系统将所有投标人的技术标随机排序。
评标专家在不知晓投标人信息的情况下进行评审,由系统自动汇总评审情况,按程序确定中标候选人。
全方位、无死角监控专家抽取和评标过程
(一)优化信息化系统。
改造公共资源交易一体化平台评标系统,增加盲评功能,确保在评审中不显示投标人信息。
完善远程异地评标系统,实现开评标全程见证、音视频实时交互、在线同步评审打分、自动生成评标报告,全程留痕、可查可溯。
(二)完善硬件设备和评标场地。
各级公共资源交易服务机构要配备相应设备,满足评标专家“盲抽”、远程异地评标硬件条件,安装摄像头、音频视频监控等设备,确保全方位、无死角监控专家抽取和评标过程。